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已经从学习共同体、学术共同体,逐渐演变为创新共同体,建立引领未来的大学是世界各国都致力探索的重要任务。加快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对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以及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大学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捐资举办,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重点支持 。大学校园建设项目已经分别纳入浙江省和宁波市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

项目背景

东方理工大学(暂名)项目介绍

PROJECT INTRODUCTION

       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是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举办者,在大学筹建期间,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作为大学的筹建主体。

 

       按照“边建设边运营”模式推动大学建设与发展,筹建时期以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为创建主体,招募人员、启动科研项目并联合国内外高校进行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人才培养,为创建大学打好基础。

项目模式

定位与使命
      学校定位为“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理工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突出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布局   
      学校将着力打造理学、工学、信息、商科四大学科群,积极布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前沿交叉学科,以一流学科体系建设推动学校跨越式、内涵式发展。

 


师资队伍
      学校致力于引进世界一流高端领军人才,使用国际通用的“准聘-长聘”聘用制度,实行课题组负责人(PI)制度,激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创新引才、育才、留才的体制机制。

 

 

培养目标
      学校着重培养“理工类拔尖创新人才”,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备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以产业应用牵引基础研究,实现基础、应用、产业的贯通,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具备“宽厚基础、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通识-专业融合课程体系、专业交叉融合机制、书院-院系协同育人平台。

 


办学规模
      规划十年内在校生规模为10,000人,本科、硕士、博士比例为4:3:3。初期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22年招收首批研究生,本科生招生将在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大学后开始。按照师生比1:10组建师资队伍,包括教研序列、教学序列及研究序列。

 


校园建设
      宁波市政府已选定校址并规划用地总规模约2,300亩。校园位于甬江科创大走廊的高教园区与制造业板块之间,是宁波科创产业发展最具有潜力的地区,以及“生态+创新”的先决之地。该项目将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大学校园为目标,定位“创新校园、科技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按照开放共享的原则合理规划空间,设置更多的公共空间促进学科交流。校园建成后,甬江北岸将崛起一座理性浪漫的百年校园、多元灵动的人文校园、开放共享的创新校园和智慧低碳的绿色校园,成为大宁波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张经典的名片。

项目内容